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首页 >> 拉祜资讯 |
【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】澜沧:高质量推进医疗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
来源:文/ 中共澜沧县委主题教育办 李娅春、张婕 图/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时间:2023-11-21 阅读: |
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9项、手术示教508次、学术讲座67次、教学查房322次、业务培训857人次、下基层义诊会诊3582人次、推进“五大中心”建设……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上海市和澜沧县之间深情厚谊的见证。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在持续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,充分发挥医疗帮扶团队的优势,抢抓机遇、盘活资源,用好平台、强化协作,精准推进医疗人才帮扶工作,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,让帮扶资源成为边疆老百姓家门口的新“医”靠。 突出精细运营 提升医院内涵管理水平 借鉴帮扶医院先进管理经验,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,立足医院发展规划、人员结构及科室现状,修改完善院长办公会、党委议事规则、药事管理等10项制度,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。针对医院管理、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,搞调研、找差距、谋对策,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,建立帮扶工作推进台账,落实“组团式”帮扶月例会制度。每月选派2名管理人员赴上海九院学习,激发中层干部的管理潜能和提升组织领导能力,实现由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根本转变,持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。以“支部+文化建设小组”着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,细量化医院文化建设目标500条,以医院基层员工和退休职工为“主力军”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文化建设质控,发挥全院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积极性,持续打造一所“有技术、有温度”的现代化医院。通过建章立制、整合功能、优化制度,医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。 突出核心技术 提升医院学科建设水平 依托援建专家力量,加强普外科、骨科、泌尿外科、急诊科、整形外科、肿瘤防治中心等科室(中心)建设,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9项、手术示教508次、学术讲座67次、教学查房322次、业务培训857人次,疾病外转率下降6.3%,外转人数下降37.5%。带教推进消化道肿瘤、甲状腺肿瘤腹腔镜微创治疗等新业务9项、新技术26项,攻关骨科新技术30项,开创尿路结石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9项。以上海九院帮扶为契机,积极对接开展介入治疗,2023年9月22日成立微创介入中心,全面开展各类微创介入诊疗技术,开展外周血管畸形无水乙醇硬化术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(TIPS)、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(TACE)等介入新业务新技术8项;在援建专家王燎主任的帮助下,开展新技术DR脊柱全长片、儿童骨龄分析+AI、双下肢CT血管成像CTA/CTV多项非血管介入等20余项新技术?;平劭?、康复科、临床营养科、老年医学科、整形外科、肿瘤防治中心薄弱专科的建设工作,在科室现有条件下调整专业技术人员,整合医院治疗资源,组建眼科专业组及康复治疗组医护人员,独立设置临床营养科、老年医学科、肿瘤防治中心,有效提升专科服务能力。 突出强基固本 提升医院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“带土移植”工作理念,积极探索建立“一带多、多带一”师带徒、团带团的“传帮带”人才培养机制,充分发挥好“组团式”帮扶、青年医师“启航计划”、专家工作站、“双培养”、“36511”医共体等作用,与竹塘乡、东回镇、惠民镇等7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帮扶协议,制定对口帮扶实施方案,从公共卫生、基本医疗、业务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,通过视频教学、远程读片、远程查房等多种形式,开展教学活动9次1440人次,促进乡镇卫生院综合能力建设,加快区域医共体建设步伐。启动青年医师“启航计划”,上海九院5名帮扶专家一对一跟踪培养5名骨干医生,帮带专家落实“真实传、用情帮、严格带、认真教”的帮带责任,跟学人员落实“严肃跟、用力学、用心做”的工作责任,将帮带工作落细落实。针对县域内医师持证率低、考试通过率低的现状,充分发挥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的龙头作用,面向全县医疗机构开展以国家执业(助理)医师资格技能考试心肺复苏技术、无菌技术等25项110个课程,开办无证学员培训班4期304人1676人次,完成教学课程135课时,对422名乡村医生进行轮训,县域内执业(助理)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比提高32%。 突出服务创新 提升边境医疗服务能力 围绕患者就医全过程,对群众就医和医院改革发展中的痛点、堵点、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剖析,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、智慧化、数字化水平。主动与基层医院结对共建,深入边境乡村一线进行义教义诊,认真为前来的群众耐心问诊、分析病情、解疑答惑,并针对不同病情开具药方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案,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。目前已开展义诊24次,受益群众3582人次,让边境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。搭建澜沧县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、基层一体化工作流程、慢病管理中心、医保监管体系建设、统一药品耗材管理系统、区域中心建设、县域互联网+健康平台、县级医共体监管平台、县级绩效考核系统和120智能应急指挥系统,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。针对医院急诊流程不合理的现状,开展门急诊紧急扩建工程,优化急诊接诊流程,采购急诊急需设备,提升急诊接诊救治能力。 突出以点带面 提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院党委将开展主题教育与发挥医院优势相结合,压紧压实“院党委—党支部”责任,注重工作实际,强化典型示范,着力推动形成“对标先进、争创一流、创新实干”的良好局面;注重统筹兼顾,正确处理好主题教育与当前帮扶工作的关系,做到“两手抓、两不误、两促进”;抓好宣传引导,全面反映医院主题教育进展成效,积极营造良好氛围。院党委以“医院党建联盟”为载体,建立“1+1+N”三级党建联盟机制,构建以“医院群团组织为纽带、5个乡镇(中心)卫生院为基础、村卫生室为终端”的一体化管理体系,实现党组织领导纵向到底,并在联盟内打造“杏林之家”党建品牌,以“党支部互助”为载体,联盟内各党支部“自由恋爱”“自选组合”签订协议书,以契约形式明确责任,实现群团活动横向到边的帮扶体系。同时,与医疗帮扶团队设立党建结对共建点,成立“组团式帮扶临时党支部”,让党旗飘扬在帮扶一线,上海医疗帮扶队长、帮扶临时党支部书记刘菲院长充分发挥党员在“组团式”帮扶路上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白天坐诊,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带头开展学术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,为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诊治技术送上实实在在的“干货”,并以《遗忘关闭的嘴唇,不会缺失的微笑》为题,在2023年市、省、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一等奖,弘扬正能量、树立医院正形象、普及医学小常识成效较为明显。 |
上一篇: 澜沧县召开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 下一篇: 乡村振兴│“甜蜜产业”助力澜沧乡村振兴 |